阿联酋医护斋月坚守岗位,11点后开斋只为救人一命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你看啊,最近看到个事儿,发生在阿联酋。

斋月里,人家那边有些医生护士,晚上十一点才能吃上饭,开斋。

为啥?

救人呗。

这事儿听着有点儿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,为了救人,啥规矩都顾不上了。

你想啊,斋月对他们来说,那是非常重要的,一天都不能吃不能喝,等到太阳下山才能开斋。

这跟咱们过年似的,你大年三十不吃饺子,那能行吗?

可人家医生护士说了,不行也得行,人命关天啊。

我看到一个沙迦Aster医院的急诊科医生,卡莉什玛·瓦哈布,她就说了,有一次,一个孕妇宫外孕破裂,送到医院都快不行了。

她二话不说,直接把人推进手术室,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才搞定。

那天她才开斋。

啧啧,想想就觉得,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。

换了是我,饿得头昏眼花的,估计连路都走不稳了。

还有迪拜骨科创伤外科的穆罕默德·埃尔哈桑医生,更狠,连续三天在手术室里。

有时候是计划好的手术出了意外,有时候是突发急诊。

他有一次,给一个摔断髋骨的老太太做手术,做到晚上七点半才结束。

等他走出手术室,都八点二十了,随便在快餐店喝口水,等到晚上十点才吃上第一顿饭。

这让我想起古代战场上的医生,也是这样,救死扶伤,争分夺秒。

他们眼里只有病人,没有时间,没有饥饿。
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他们知道,自己肩上扛的是生命,是希望,是责任。

当然,也有人会说,他们也是人啊,也需要吃饭喝水,也需要休息。

难道为了救人,就可以牺牲自己吗?

这话说得也有道理。

但问题是,当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,谁来决定孰轻孰重?

医生护士也是普通人,但他们选择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。

麦迪卡尔医院的护士拉哈芙·艾哈迈德就说了,斋月期间最大的挑战是饮水不足和饮食失衡。

她有一次给病人做检查,发现病人生命体征异常,一开始以为是斋戒导致的,结果深入检查才发现是更严重的问题。

这说明什么?

说明医生护士不仅要救人,还要保证自己的状态,才能更好地救人。

这就像战场上的士兵,不仅要杀敌,还要保护自己,才能更好地杀敌。

阿布扎比Medeor医院的儿科护士卡琳娜·苏里本说得更直接:“当患儿出现高热或血氧骤降时,我们必须立即将其转送急诊。这种情况下,患者永远优先于自己的开斋需求。”

所以说白了,这事儿就是一种选择,一种价值判断。在生命面前,一切都可以让路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件事也让我想起,咱们中国人也常说“医者父母心”。

医生护士对待病人,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恨不得把所有的好都给他们。

这种情感,超越了国界,超越了宗教,是人类共通的情感。

说来说去,还是那句话,真正的英雄,不是那些喊口号的人,而是那些默默奉献的人。

他们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他们的每一个选择,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。

而这些光辉,足以照亮我们的生活。

至于他们晚上十一点才能吃上饭?嗯,下次见到医护人员,咱还是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吧。